中国全民篮球前景-中国全民篮球前景如何
1.中国业余篮球公开赛的CBO自身的价值及发展前景
2.中国14亿人口,为什么找不出5个会打篮球的?
3.为什么要让中国国球走中国足球的市场化道路
中国业余篮球公开赛的CBO自身的价值及发展前景
1、CBO的规模空前,从赛事的规模上看,CBO的比赛与活动遍布全国25省的165个地市,直接参与者达500万人次,历时时间长达11个月之久;另一方面,从赛事的组织网络上看,CBO的执行机构上到省级体育局及篮球协会,下到县市体育局及篮球协会,全国共有140多个CBO的地市级组委会,CBO可谓是我国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群众性体育赛事。
2、CBO拥有着稳固的赛事活动体系,体系中横向分为:全国预选赛、全国省级决赛及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为全国的数千万的篮球爱好者提供了规范的比赛平台;体系中纵向分为:北京世界华人篮球赛、CBO业余篮球俱乐部大奖赛、篮球技艺大赛、全国农民邀请赛、企业系统篮球赛、军队系统篮球赛、篮球大会等系列活动,为全国数亿的体育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参与平台。
3、CBO拥有着坚实的执行网络,用了与协会相结合的组委会制执行构架。截至到目前为止,各地CBO组委会共计142个,工作人员达1000多人,他们均是由各级体育局及篮球协会的基层工作者组成,无论从行政力,还是从执行力上,都保证了CBO赛事及活动体系的顺利完成,这一全国性的执行网络,是目前群众体育赛事中,最具合理性、权威性的执行网络。
4、各级和名人对CBO的关注度高,CBO是由中国篮球协会主办、贺龙体育基金会协办的金牌赛事;2007年CBO被国家体育总局列入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奥组委终身荣誉萨马兰奇先生出任CBO组委会总顾问,国际篮球联合会荣誉程万琦先生出任CBO顾问;CBO除受到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篮球协会领导及中央主流媒体的关注外,还受到了各个省份、地市领导的关注,在CBO的赛事与活动中,各省市领导(、、市委书记等)多次出席或参与CBO比赛和活动。
5、CBO的成长速度快,目前CBO正处于事业发展的培育期,但其蓬勃的活力是惊人的, 2006年CBO在第一年就创下了诸多惊人的数字,全国共有22个省108个地市的200万群众参加了CBO的赛事和活动;2007年CBO截至到7月,具不完全统计,CBO就已经达到了25个省的165个地市的覆盖面,其参与者达到了500万人,这些数字表明:CBO的诞生是广大人民群众与健身的需要,是各级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其竞赛与活动的草根性、执行机构的稳固性决定了CBO将再未来的几年内将保持高速的发展势头。
6、CBO的可塑性强,自开赛以来,CBO先后走入了全国若干个公共活动场所、居民社区、机关单位、大型企业、厂矿、军营,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比赛与活动,在CBO的平台上,CBO组委会在保证固定赛事与活动体系正常进行的同时,完全有能力针对企业和商家的不同需要,在CBO的平台上,为其量身订制和设计不同的活动。例如:中国移动进农村、山西省左权县CBO“发展杯”大企业篮球赛都是很好的例证。
7、CBO的公益性强
CBO是一个公益性的赛事与活动,她是企业回馈社会,回馈广大消费者的融洽载体,企业或投资者通过对CBO的赞助与投资可以为广大的参与者提供更好的平台。企业与CBO的联手,是为构建和谐社会,为落实全民健身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的明智之举。 CBO拥有着三大核心,一是全国赛事活动的组织网络;二是庞大的参与人群;三是传播媒介平台。
全国赛事活动组织网络是指:CBO在全国拥有着140多个执行机构,这些机构具有性行政力与落地执行力的双重优势,通过这一网络,我们可以根据企业和商家的不同需求,快速的策划与落实各种比赛与活动。
参与人群是指:CBO的包容性使其在全国拥有着数百万的参与者,他们是篮球运动的爱好者,也是CBO最忠实的参与者,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者,若能对这一庞大的人群进行系统的有效的管理与整合,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传播媒介是指:CBO在全国每年将进行数万场的比赛与近百场的活动,比赛与活动中的印刷品、服饰品、广告版、器材等均可以起到媒介的作用,企业可以通过在物品或器材上印制LOGO等方式,使CBO成为企业宣传自身品牌,销售自身产品,提高社会认知度的最佳体育营销载体。 1、CBO是一个处于培育期的新项目,活力十足,可塑性强。
2、CBO的平台,对任何系统的要求,有极强的承载能力。
3、CBO是一个还未被众多商家看好的项目,对其投入成本低,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中国14亿人口,为什么找不出5个会打篮球的?
不是找不到5个会打篮球的,是会打篮球的都被埋没在了人群中。在中国,打篮球想往职业的道路走,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即使你的技术相当高超。以我个人的看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观众基础: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篮球氛围不够好。在中国,初中高中的联赛,基本上不存在广泛的观众也没有商业模式的发展。即使到了大学,观众也基本上是熟人和球队。基本都是两个队在打比赛,另外一个队去研究一下战术。比赛宣传力度小,受众范围小,现场人也没多少,基本只有认识的人来加油,氛围是很重要的,进个球连起哄的都没有那就不叫做比赛了。
第二、选材体制:篮球选材体制还是专业队体制,但是由于廉价或者免费的基层体校大量削减,资本的进入导致篮球人才选择面比以前收窄,家庭培养支出大幅提升,人才更难出现。从而导致家长普遍不支持孩子成为体育生,只是一昧的往学习的道理走,那些本来有潜质往篮球运动员的道路走的,也渐渐被埋没了。
中国篮球想要崛起的首要任务不是技术 不是战术也不是投篮,是身体和态度。国外大部分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运动,游泳、橄榄球、足球、篮球,那才是真正的全民体育。要想国家的篮球事业能够发展起来,首先就要把国民的体质提升起来,让重新正视对体育的态度,不仅仅只是,也可以走向职业化,不是不务正业。这样中国的篮球事业才会逐步走向正轨。
为什么要让中国国球走中国足球的市场化道路
从这次中国乒乓球退赛后爆出的信息可以知道,现在中国体育要全面推行市场化和资本化,我们可以清楚看见的是,中国篮球在推行市场化之后竞技成绩严重下滑,球员的水平也并没有提升,更重要的是,并没有因为篮球的市场化而使篮球的群众性更加普及,中国足球更是如此。我们应该清楚,市场化只是资本化的一种需要,没有市场化资本如何进入,如何炒作?如何赚取巨额利润?如何通过炒作而洗钱?但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家,要将整个体育都引向市场化和资本化,显然是在走一条既不利于全民健身也不利于提升全民竞技水平的不归路,不仅中国足球、中国篮球会毁掉,中国所有的竞技项目都会毁掉,体育的市场化与全民体育没有任何关系,那只是资本的盛宴而绝不是全民健身。
不要打着改革的旗帜搞体育市场化,不要打着全民健身的旗帜搞体育市场化,那只会伤害中国体育,不仅会让中国乒乓球这种中国力量象征的项目从此不再辉煌,而且会让更多小众的运动项目从此走上绝路。
我并不反对改革,但改革的目的一定是要让体育的群众性和参与性更高,更有利于群众强身健体,能够让体育竞技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使比赛成绩达到世界最高或较高水平,如果不是如此,改革是为改革而改革吗?是为折腾而改革吗?是为了将中国国球变得平庸而改革吗?
从“永远赢不了”到“永远赢不了”虽然是一样的汉字,却有不同的内涵,一个是中国国球的无敌于天下,独孤求败,一个是中国足球的永远挺不起脊梁,乞求一场胜利。我不相信真的有人希望中国在国际赛场上永远升不起中国国旗,奏不响中国国歌,我也不相信真的有人希望中国体育变质为资本大鳄的盛宴,而不是人民大众的狂欢。
市场化绝不是万能的!当我们看到中国国球英雄们起而抗争的时候,我们似乎听到了正在临近的中国体育市场化的脚步声,也听到了某种类似于中国足球的敲门声,于是我们更加担心中国体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