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克vs中央陆篮球赛-巴斯克球队
1.俄罗斯著名的建筑群,是俄罗斯中央所在地
2.欧美所有的德比
3.油气在前陆盆地中的侧向运移规模可能很大
4.有相似的油气成藏组合——油气在前陆盆地中并“不偏爱背斜”
俄罗斯著名的建筑群,是俄罗斯中央所在地
克林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曾是历代沙皇的宫殿、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群。十月革命后,成为苏俄的,以后成为苏联的党政机关所在地。 苏联解体后,这里成了俄罗斯的代称。坐落在涅格林纳河和莫斯科河汇合处的鲍罗维茨丘陵上。南临莫斯科河,西北依亚历山德罗夫花园,东南界红场,始建于1156年,初为木墙,1367年改为石墙。十五世纪的砖砌宫墙(周长2.5公里)保留至今。中央教堂广场上建有十五至十六世纪圣母升天教堂、天使教堂、报喜教堂、伊凡大帝钟楼和多棱宫等。1788年参议院大厦(今大厦)竣工。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建成克里姆林宫大厦。宫墙四周有塔楼20座。宫内塔楼中最宏伟的有斯巴达克、 尼古拉、特罗伊茨克、保罗维茨、沃多夫兹沃德等塔楼,1937年,在塔楼上装置五角红宝石星。
简述
克里姆林宫位于俄罗斯的莫斯科市中心,是俄罗斯的标志之一。在克里姆林宫周围是红场和教堂广场等一组规模宏大、设计精美巧妙的建筑群。此外,还有建于公元18世纪的枢密院大厦,以及建于公元19世纪的大克里姆林宫和兵器陈列馆等。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俄罗斯人民无与伦比的智慧,是世界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宫内保存有俄国铸造艺术的杰作:重达40 吨的“炮王”和200 吨的“钟王”。克里姆林宫由此成为俄罗斯备受珍视的文化遗产。
建筑特色
克里姆林宫整体呈不等边三角形。面积27.5万平方米,周长2公里多。 始建于1156年,原为苏兹达里大公爵尤里· 多尔哥鲁基的庄园,有木造小城堡,称“捷吉涅茨”。1367年在城堡原址上修建白石墙,随后又在城墙周围建造塔楼。几经修缮扩建,20 座塔楼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的三边。1935年在斯巴斯克塔、尼古拉塔、特罗伊茨克 塔、鲍罗维茨塔和沃多夫塔等塔楼各装有大小不一的五角星,以红水晶石和金属框镶制而成,内置5000瓦功率照明灯,红光闪闪,昼夜遥遥可见。
权力的象征
一个俄罗普京办公大楼斯谚语这样形容雄伟庄严的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地上,唯见克里姆林宫高耸;克里姆林宫上,唯见遥遥苍穹。”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世俗和宗教的文化遗产,它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公元14~17世纪俄罗斯东正教的活动中心。这里过去是统治俄罗斯帝国的多代君王的皇宫,十月革命后是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和的所在地,今天又是俄罗斯的总统府(议会和现已迁出克里姆林宫)。可以说,从公元13世纪起,克里姆林宫就与俄罗斯的所有重大政治有关,它见证了俄罗斯从一个莫斯科大公国发展至今日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国家的全部历史。
大克里姆林宫
大克里姆林宫是克里姆林宫中的主要建筑之一。克里姆林宫墙内,朝向莫斯科河有三列高窗的漂亮建筑物就是大克里姆林宫,1839~1849年在旧宫原址上建造,由古老的安德烈夫斯基大厅和阿列克山德洛夫斯基大厅联结而成。大克里姆林宫外观为仿古典俄罗斯式,厅室全部建筑式样多样,配合协调,装潢华丽。宫殿的正中是饰有各种花纹图案的阁楼,上有高出主建筑物的紫铜圆顶,达13 米,并立有旗杆,节日则升国旗。大克里姆林宫内部呈长方形,楼上有露台环绕的总面积达2 万平方米的700 个厅室。从前,第一层除了处理政务的处所以外,全是沙皇私人宫室,白色宽阔的楼梯通往二层各厅,这里有格奥尔基耶夫大厅、弗拉基米尔大厅和叶卡捷琳娜大厅,从前还有安德烈耶夫大厅,曾是沙皇接见使臣的地方。
格奥尔基耶夫大厅
格奥尔基耶夫大厅是大克里姆林宫中最为著名的殿厅,是俄罗斯工匠巧夺天工的建筑杰作。大厅呈椭圆形,圆顶上挂着6 个镀金两枝形吊灯。每个吊灯重1300 千克,圆顶和四周墙上绘有公元1 5~1 9 世纪俄罗斯军队赢得胜利的各场战役的巨型壁画。大厅正面有18 根圆柱,柱顶均塑有象征胜利的雕像。如今,格奥尔基耶夫大厅是举行欢迎仪式的传统地点。
红场
红场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位于克里姆林宫东墙的一侧。虽经多次改建和修建,但仍保持原样,路面还是当年的石块路,青光发亮,显得整洁而古朴。公元15 世纪90 年代,莫斯科发生大火,火灾后空旷之地成了广场,故曾被称为“火烧场”,公元17 世纪中叶起称“红场”。古代俄语中“红色的”一词还有“美丽的”之意,由于译名时都只取了其中的第一释义,即“红色的”,久而久之,“红场”的名称就这样沿用至今。 广场总面积9 万平方米,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红场的大规模建设是在1812年以后。拿破仑军队纵火焚烧了莫斯科,此后,城市重建,红场被拓宽。1917 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莫斯科成为首都,红场成为人民举行庆祝活动、集会和阅兵的地方。列宁陵墓位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宫墙正中的前面。
完美的教堂建筑
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内的教堂的教堂建筑也很有特色。宫内有一个教堂广场,广场四周围绕着四座教堂:十二使徒教堂、圣母升天教堂、天使报喜教堂及圣弥额尔教堂。但最美的教 克里姆林宫塔楼堂要数位于红场上的有“用石头描绘的童话”之称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它是伊凡四世时所建,由九座参差不齐的高塔组成,中间最高的方形塔高达17 米。虽然这九座塔彼此的式样色彩均不相同,但却十分和谐。更难得的是,它与克里姆林宫的大小宫殿、教堂搭配出一种特别的情调,为整个克里姆林宫增色不少。据说此教堂落成时,伊凡四世在惊叹之余,为防止设计者设计出更好、更完美的建筑,竟下令挖掉他的眼睛。
伊凡大帝钟楼
人们从远处遥望克里姆林宫,不难发现有一座建筑高高地矗立在建筑群体中,有鹤立鸡群之感。这个高大建筑就是教堂广场上的伊凡大帝钟楼。它高81 米,是古时的信号台和望台。钟楼的左侧有重达40 吨的炮王,右侧是著名的钟王。这两个庞然大物虽然从未使用过,但却显示出了俄罗斯工匠高超的铸造技术。
钟王
钟王高5.87 米,直径5.9 米,重约200 吨,于1735 年11 月20 日铸成,号称世界第一大钟。钟壁上铸有精美的塑像和图饰,如沙皇阿列克谢与皇后安娜的像,还有五幅神像。但它铸成后敲第一下时就出现了裂痕。《美国百科全书》称它为“世界上从未敲响的钟”。 钟王炮王炮王
这门大炮造于1586 年,重40 吨,炮口的直径达0.92 米,可容下三人同时爬进。炮前陈列有四个堆在一起的炮弹,每个重为两吨。炮架上也有精美的浮雕,其中有沙皇费多尔像。
克里姆林宫珍宝馆
克里姆林宫不愧为一座大型博物馆和艺术的殿堂。宫中原有一个大武器库,1720 年,彼得大帝将其改建成博物馆。馆内收藏着许多珍贵文物,有历代沙皇用过的物品、美术工艺品,以及掠夺而来的战利品。这里的、神像、十字架、盔甲、礼服和餐具无不镶满宝石,仅福音书封面就嵌有26 千克黄金,以及无以数计的宝石;哥登诺大帝的金御座上则镶有两千颗宝石。信步宫中宛如目睹沙皇奢侈的生活。另外,四座教堂中收藏的文物珍宝也非同一般。教堂中满墙装饰着用黄金做框架的圣画像;圣母升天教堂内的圣画像则是出自希腊画家的手笔,价值连城;圣弥额尔堂内有历代沙皇的灵柩,装饰得极为富丽堂皇。
克里姆林宫大礼堂
克里姆林宫大礼堂处在呈三角形的克里姆林宫建筑群的中心位置,始建于1960年年初,1961年10月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是莫斯科乃至俄罗斯最壮观的大礼堂。这座白色乌拉尔大理石和玻璃结构的恢宏建筑,凝聚了现代建筑的特点和俄罗斯传统建筑风格。 克里姆林宫大礼堂同时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剧院。这里有6000个舒适的坐席,坐席以台为中心呈半圆型向外辐射。每个坐席配有电子投票和同声传译系统。台即舞台面积为450平方米,灯光、音响、布景等设施一应俱全,还有能容纳一个交响乐团的乐池。环绕剧院的是明亮宽敞的休息大厅。大礼堂的最高一层是900平方米的宴会厅。大会堂整个建筑的1/3建在地下,主要是办公用房,整个建筑共有800间办公室。 克里姆林宫大礼堂是俄罗斯举行重要会议、节日庆典和颁奖授勋的地方,也是普通民众欣赏芭蕾舞、聆听音乐会和观看时装表演的场所。俄罗斯的表演团体在这里献艺,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艺术家也在这里演出。大礼堂还经常为普通观众和青少年举办普及性的芭蕾舞等演出。
整体描述
宫墙内,林木葱郁,花草繁茂,教堂耸峙,殿宇轩昂,大厦拔地而起,各种博物馆穿插 其间。宗教建筑群中首推巍峨壮观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建于15世纪后期,其山字形拱门和金色 圆塔,带有俄罗斯东北部的风格,一直是俄皇举行加冕大礼的地方。稍晚于圣母升天大教堂建成的报考教堂,造型美观,顶端有9个金色圆顶,是皇族子孙的洗礼与结婚之地。天使大教堂兴建 于16世纪初叶,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公园历代帝王的墓地。
各建筑物特点
81米高的伊凡大钟楼是克里姆林宫中的最高建筑物。建于16世纪初叶,原为三层,16 00年增至五层,冠以金顶。从第三层往上逐渐变小,外貌呈八面棱体层叠状。每一棱面的拱形 窗口,置有自鸣钟。1532~1543年,在其北又建四层立方体钟塔楼。1624年夏,用 白石修建了菲拉特列特钟塔楼。现在将其下层用做 伊凡大帝钟楼克里姆林宫博物馆,展出金、银器皿和其它物 品。所有钟塔楼共有21座大钟,30多座小钟。若沿伊凡大帝钟塔楼的台阶而上,登入塔楼之 顶,莫斯科全景可一览无余。 克里姆林宫北角是古兵工厂,现为兵器陈列馆;西角是武器宫,现为武器博物馆。 乌棱宫,是克里姆林宫中最古老的宫殿之一,建于1487~1491年。它在克里姆林宫的宫殿建筑中最具特色,俄皇宝座即设置于此。 大克里姆林宫是克里姆林宫的主体宫殿,坐落在克里姆林宫西南部,1839~1849年 建造,为二层楼建筑,楼上有露台环绕。宫的正中是饰有各种花纹图案的阁楼,上有高出主建筑 物的紫铜圆顶,并立有旗杆,节日时即升上国旗。第一层正面大厅全用大理石、孔雀石装饰,陈 列有青铜制品、精致瓷器和19世纪的家具;二层有格奥尔基耶夫大厅、弗拉基米尔大厅和叶卡 捷琳娜大厅。苏联解体前,大厅台正中立着列宁塑像。大厅正面有18根圆柱,柱顶均塑有 雕像。苏联解体前,大克里姆林宫是苏联、苏共中央和社会团体举行会议的场所。 在苏维埃年代,克里姆林宫内又新建了几座白色大楼,有一座曾是斯大林办公的地方。1959~1961年建起的克里姆林宫大会堂,是一座大理石和玻璃结构的现代化建筑,有800 套房间,其中以有6000个座位的会议厅和有2500个座位的宴会厅最为宏伟。国家重要的 文娱活动经常在这里举行,从而有“苏联第二大剧院”之称。1967年,在克里姆林宫的花园 里建列宁全身塑像。克里姆林宫里的大片公园和古迹对外开放,游客络绎不绝。 著名的“克里姆林宫的钟声”,源于斯巴斯克塔楼上的自鸣钟,是1851至1852年安装的。与天文台的校时钟相连,报时最 斯巴达克塔楼准。 塔楼67.3米,下面的大门是进入克宫的主要通道,不过,过去所有进门的人应脱帽,否则就会被罚鞠躬50次。别怕,不会叫您进的! 克宫的西面,是亚历山大花园和无名烈士墓。新婚伴侣都要来这里献花。好多新娘子,让您一饱眼福。 现在又修建了马涅什地下商场和广场,与花园浑然一体。喷泉,雕塑随处可见。无名烈士墓则显得庄严肃穆,修建于1967年胜利节前,是为了纪念二战中牺牲的人们。墓碑上的长明火,自点燃一直燃烧到今天。墓碑上刻着:“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外国***来,都要到这里来献花。还有国家一号岗的换岗仪式。不错,腿抬得很高。 参观克宫,需经过“库塔菲娅塔楼”。首先看到是会议大厦,这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有6000个座位,内部装饰豪华气派,除开会外,也是高水平演出的地方。 再向前走, 您会看到炮王和钟王。炮王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炮重40吨,炮口直径0.92米。炮前堆着四个炮弹,每个重2吨。炮架上有精美的浮雕,有沙皇费多尔的像。由于太重太大,从未使用过。 钟王,当之无愧,重202吨,高6.14米,直径6.60米。比北京永乐大钟重四倍半。花了两年时间于1735年铸成,可是由于大火,钟上掉下来一块,就重11.5吨。钟上铸有沙皇阿列克谢伊和皇后安娜的像,以及神像等。 钟王旁边是白石头建成的伊万大帝钟楼。高达81米。过去是莫斯科的最高点。楼内悬挂着十几个大小古钟。每当敲响时,很远都能听到。 再往前走,就是教堂广场,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白石头教堂是圣母升天教堂,(又名乌斯实斯基),历代大公和沙皇在这里进行加冕礼。建于1480年,由意大利建筑师修建。 广场的右边是天使报喜教堂,又名布拉戈维先斯基,靠近莫斯科河畔。规模不大,却最具魅力,是皇宫家家用礼拜堂,也是举行皇族婚礼的地方,里面保留着俄罗斯最古老的圣像壁画。 对面的天使教堂是君王们的陵寝。迁都彼得堡之后,历代皇帝改葬在彼得格勒的“彼得保罗大教堂”。 大克里姆林宫是历代沙皇的皇宫,圆顶上插着一面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现在这里是俄总统办公的地方,只可惜不让参观。要不没准还能碰上梅德韦杰夫呢! 再往下,是兵器馆和钻石馆,实际上是俄国历代沙皇贵重物品阵列馆,建于1851年。过去曾是制造和存放兵器的地方。著名的藏品有:王冠、纯金权杖、权标,伊凡雷帝的象牙宝座,沙皇阿列克谢伊的钻石宝库,以及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婚礼长裙,镶满宝石的马鞍和马刀。还有一本17世纪的“圣经”,银制封皮上镶有3017颗宝石等等。件件价值连城。
欧美所有的德比
伦敦 阿森纳,西汉姆联,富勒姆,切尔西,热刺,查尔顿,米尔沃尔 水晶宫,园林巡游者
都灵 尤文图斯,都灵
米兰 AC米兰,国际米兰
罗马 罗马,拉齐奥
马德里 马德里,马德里竞技,赫塔菲
慕尼黑 拜仁慕尼黑,慕尼黑1860
德比郡 诺丁汉森林 德比郡队
曼彻斯特 曼联,曼城
格拉斯哥 流浪者,凯尔特人
塞维利亚 塞维利亚 贝蒂斯
巴伦西亚 巴伦西亚,比利亚雷亚尔
伯明翰 伯明翰,阿斯顿维拉
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 西班牙人
利物浦 埃弗顿 利物浦
灯塔德比 桑普多利亚 热那亚
巴斯克大区德比 奥萨苏纳 社会 阿拉维斯 桑坦德竞技 毕尔巴鄂竞技
维罗纳 切沃 维罗纳
南海岸 朴茨茅斯,南安普顿
布莱克本 布莱克本队 伯恩利队
默西赛德 曼联,利物浦
东北海岸 纽卡斯尔联,桑德兰,米德尔斯堡
鲁尔工业区 多特蒙德,勒沃库森,沙尔克04,门兴格拉德巴赫
谢菲尔德 谢菲尔德联队 谢菲尔德星期三队
加泰罗尼亚德比 巴塞罗那 西班牙人
巴伦西亚大区德比 巴伦西亚 比利亚雷亚尔
巴伦西亚同城德比 巴伦西亚 莱万特
法国科西嘉岛德比 阿雅克肖 巴斯蒂亚
蓝岸德比 马赛 摩纳哥
法国德比 马赛 巴黎圣日耳曼
加莱海峡大区德比 朗斯队 里尔队
波尔多 波尔多 蒙彼利埃
荷兰国家德比 埃因霍温 阿贾克斯 费耶诺德
鹿特丹德比 鹿特丹斯巴达队 费耶诺德 鹿特丹精英队
阿姆斯特丹德比 PSV埃因霍温队 FC埃因霍温队
英格兰国家德比 阿森纳 曼联
法国国家德比 巴黎圣日尔曼,马赛
西班牙国家德比 马德里,巴塞罗那
意大利北方三强德比 尤文图斯,AC米兰,国际米兰
乌克兰国家德比 基辅迪纳摩 顿涅茨克矿工
乌克兰顿茨涅克德比 顿茨涅克矿工 顿茨涅克冶金
莫斯科德比 莫斯科中央陆军 莫斯科鱼雷 莫斯科斯巴达 莫斯科迪纳摩
苏格兰爱丁堡德比 哈茨 希伯尼安
苏格兰邓迪德比 邓迪 邓迪联队
葡萄牙里斯本德比 里斯本竞技 本菲卡
波尔图德比 波尔图 博阿维斯塔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德比 费内巴切 加拉塔萨雷
保加利亚索非亚德比 索非亚中央陆军 索非亚列夫斯基
捷克布拉格德比 布拉格斯巴达 布拉格斯拉维亚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德比 布加勒斯特星/布加勒斯特迪纳摩/布加勒斯特快 速/布加勒斯特民族
希腊雅典德比 奥林匹亚克斯/帕纳辛奈科斯/AEK雅典
比利时布鲁塞尔德比 安德莱赫特 FC 布鲁日
塞尔维亚和黑山贝尔格莱德德比 贝尔格莱德红星 贝尔格莱德游击
奥地利维也纳德比 奥地利维也纳队 维也纳快速队
芬兰 英特土尔库 TPS土尔库
瑞典 哥德堡 赫根
瑞典 哈马尔比 佐加顿斯
油气在前陆盆地中的侧向运移规模可能很大
大家都知道,“在众多的石油地质问题中,油气运移距离的大小,向来有很大的争议”(胡朝元,2002)。在烃类是形成于分散有机质的油气源岩,以及成熟后经运移聚集而成油(气)田的认识,已经成为有机成因支持者共识的当今,但在油(气)运移的规模上并未取得认识上的统一。从中国东北松辽盆地勘探中得出的以“生油坳陷”为核心的油气运移聚集,最大不超过70km的“源控论”,在华北盆地、江汉盆地及苏北盆地等中国东部断陷盆地中,进一步得到了证实。笔者本人在鄂尔多斯工作的前半期,由于相信油气“土生土长”的观念,也一度是“源控论”的支持者。
然而,诚如Demaison在对全球12个含油气盆地解剖后,在得出油气运移距离一般情况下是几十英里之后,依然用“某些前陆盆地内,证实确有长距离运移的特殊情况”(见胡朝元,2002,p.16)这句话,来谈前陆的运移。在30届国际地质大会“沉积盆地分析”专题讨论中,不少将盆地热历史和流体运动结合起来进行耦合的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如加拿大地质调查所S.Bachu在深入研究西加即Alberta盆地后,明确指出以下结论:“①自寒武纪至侏罗纪(即内华达运动以前),该盆地处于被动大陆边缘阶段,当时主要是由压实作用驱动的垂向水流;②白垩纪以来,该盆地转变为前陆盆地,侧向构造挤压应力促使水流由垂向变为水平,并驱使油气作侧向二次运移”(陈毓川等,19)。
笔者不是研究油气运移方面的行家,在继续赞同断陷盆地中无疑是“源控论”居统治地位同时,愿以工作实践中两点体验,来支持前陆盆地中有长距离(以侧向为主)的运移。
在笔者等1991年访问加拿大石油地质过程中(孙肇才,1981),有机会在加拿大学者陪同下,前往储量巨大的阿萨巴斯卡重油砂炼厂参观,并实地考察了出露于阿萨巴斯克河右岸的油砂露头(据加方介绍,“阿萨巴斯克地区为主的附近5个矿区,重油储量达到215×108m3”)(参见图2-38~图2-40)。该处油砂露头位于泥盆系灰岩顶部不整合面之上的白垩系底部未固结的石英砂岩中。当时适值夏天,充满黑色氧化重油的储层,用锤头可以挖取。含油厚砂岩之上,是一层不厚的属K1的名作“Clear Water”页岩(黄绿色),再上就是第四系。令人惊奇的是,砂岩几乎全部为黑色重油所充注而不见粒间的胶结物。当时随同访问的我方地球化学家陈丕济女士,问加方朋友“那么多的油从什么地方运移而来?”对方不思索地回答:“来自西加西部坳陷区”(阿尔伯达向斜)(图2-41)。当时,我们是看完落基山山麓地区的构造和气田以后,坐汽车经过落基山山麓带进入平原到埃德蒙顿。第二天,再用半天时间到阿萨巴斯克,有近1000km的距离。由于该区白垩系底部不整合面之下,有一个大的西倾的不整合面(truncation),削截面之上的白垩系,从东到西,分别超覆不整合于从前寒武纪、古生代到侏罗纪地层之上(见图2-39)。作为油气运移良好通道的不整合面,以及有前陆前渊和前隆之间的巨大势能差异,笔者是相信加方朋友,以及前述S.Bachu对此作出的相似结论的(图2-41)。
图2-38 西加盆地沥青及重油矿分布图
(据访向加拿大资料,1981)
1—白垩系油砂;2—白垩系重油
图2-39 从阿萨巴斯卡油砂矿向西到和平河西加盆地横剖面示意图
(据访向加拿大资料,1981)
图2-40 乌兰格尔隆起区油气显示与出气井与不整合关系的示意图
图2-41 西加盆地油气运移示意图
(据National Energy Board,2000及Creaney等,1992)
a—示前陆结构;b—示运移方向
油气藏是圈闭与发生了运移的油气建立了直接或间接联系之后中的产物。它是所谓形成油气藏的静态因素(生、储、盖、圈)与动态过程(转化、运移、聚集、保存)的结合或组合。“七五”期间,我们从总结扬子地区已知油气田的解剖中,对有中新生代前陆盆地叠加的以四川盆地为代表的南方中古生代海相找油,将这种组合称作“有效成藏组合”,并以“S、R、T、S、T”来表示。在这些要素中,作为动态因素的运移规模和保存条件,常构成评价一个地区的焦点。以国内一些地区为例:
(1)作为鄂尔多斯上三叠统前陆隆起的以乌兰格尔作为最高点的伊盟隆起,是笔者多年主张应进一步工作的后备勘探基地(孙肇才,1980,1998a,1998b,2000)。在乌兰格尔由白垩系直接不整合的前寒武系变质岩的东西带上,不仅地面有多处油苗露头,有大量浅钻打到的油气显示,还有在高点南部低台阶上的伊深1井,在变质基底之上的石盒子组(P1—2sh)4个砂层中,试出了工业油气流(19年)。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当时的潜山和基岩油藏的概念下,当笔者于17年底与潘钟祥教授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进一步核对了这样几项材料:①它不是一个褶皱性质的长垣,应从历史上多种称谓中,恢复“乌兰格尔基岩隆起”一词的称呼;②这里在变质结晶基底之上,存在两个显著角度不整合所分开的三套地层(见图2-40)。前寒武纪基底不整合面之上和白垩系之下的 —J地层,自南向北逐层超覆尖灭,直至隆起顶部K1地层直接不整合在变质岩之上。换句话说,大体在伊深1井以北由于钻井证实该井P1—2sh地层直接位于变质基底之上,证明油气分明是来自南部或西南部。从 —K1这套地层上下的不整合面是一个穿时的削截面,基底埋深的落差在北纬39.4°以北超过2500m(见地质部第三普查勘探大队T9图);③变质岩不能生油,石炭系在隆起上尖灭,侏罗系薄煤层成熟度很低(R≤0.5)。在北部一排高断块上出现的具轻质油特点的“油砂”以及从伊深1井石盒子组4个砂层中试出来的具凝析油的天然气,是高熟油气沿不整合面向隆起作长距离运移的佐证。笔者在此的意思是说:如果不考虑该隆起作为下古生界的基底隆起及中生代前陆隆起的地位,仍然从本身油源条件来考虑问题,就等于对这个地区油气远景的否定。
(2)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的古中央隆起,是笔者20世纪60年代初,根据上古生界在鄂尔多斯盆地东西存在“华北型”和“走廊型”两个一度分隔不同沉积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才统一起来而提出来的(孙肇才,1964)。现在看来,它作为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从中上奥陶统平凉群至泥盆系的前陆盆地,即从O2—3的复理石前陆到泥盆系红层的磨拉石前陆,它是作为这个古生代周缘(?)前陆盆地前隆地位存在的(图2-42,图2-43)。今天在它之上的长庆大气田以及在它北部偏西地区另一个探明储量达6000亿立方米的苏里格气田,如果不考虑这两大气田所在前隆以及前陆盆地斜坡带的长期西倾性质,仍然从隆起本身以及陕北东部华北型的晚石炭世煤系(包括下奥陶统馒头组)考虑这两个大气田的源岩,就是仍按“土生土长”来支配该区的油气源岩观,这两个大气田将继续埋在地下。实际上,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不仅有比华北石炭系更发育的早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的巨厚煤系,还有代表中晚奥陶世的复理石前陆盆地相带海相含笔石页岩沉积(平凉群)的赋存。今天马家滩以西的推覆带,是印支运动以后和燕山运动以来的,如果把它们展平,也就是恢复到上三叠统延长组以华亭-石沟驿-贺兰山中南段作为前渊的晚三叠世,不仅巨厚走廊型的煤系源岩刚进入成熟期,包括平凉群(O2—3pl)在内的下古生代海相源岩也仍在天然气形成的门限以内。就是说,鄂尔多斯中部长庆大气田以及苏里格大气田的源岩,主要来自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的古生代到早中生代长期的背靠稳定区和面朝活动带的前渊格局。
图2-42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纪构造区划图
Ⅰ—鄂尔多斯克拉通坳陷:Ⅰ1—伊盟北部隆起,Ⅰ2—中央古隆起,Ⅰ3—榆林斜坡,Ⅰ4—麟游隆起;Ⅱ—贺兰碰撞谷:Ⅱ1—石炭井—乌达凹陷,Ⅱ2—大武口低隆,Ⅱ3—石嘴山凹陷,Ⅱ4—宁卫凹陷
图2-43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羊虎沟组—山西组煤系及暗色泥岩等厚图
a—煤系厚度;b—暗色泥岩厚度
(3)塔里木盆地塔北雅克拉断隆北部边缘上的牙哈(大涝巴)气田,是CNPC1995年首先发现的位于库车第三系前陆盆地斜坡上的一个气田,主力产层是新近系。地化资料证明,油气来自其北中生代的前陆盆地中高成熟的三叠纪—侏罗纪源岩。如果按三叠系的前渊或“生油坳陷”是在拜城以北,侏罗系的生油坳陷是在拜城来计算,油气侧向和垂向运移的距离都算有了规模。现在的问题是,谁敢说,来自北面坳陷中的油气,到了牙哈就算终点,因为从拜城向南过来的新生界前陆的连续沉积,不仅过了一度作为三叠系前隆的塔北,还过了满加尔和阿瓦提一直伸向作为前隆的中央隆起。因此,如相信油气在前陆盆地中可以顺斜坡(在有条件下)有更长的运移,那么,牙哈一线以南,从塔北到盆地中央隆起的广大斜坡地区,应该都是新生代(主要是中新世以来)以地层圈闭为主的远景区(见图2-7)。
以上几点无非说明,以“找凹定带”为内涵的源控论,对中国东部陆相单一油源的伸展张性盆地是对的。“源控论”的观念,无疑对以大庆、华北为代表的盆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将源控论的观念抓住不放,特别是在中国中西部具多源多期成藏并兼具多期不整合的前陆叠合盆地中(如塔里木盆地),继续以源控论观念来指导工作,就会遇到麻烦,甚至会丧失很多勘探的良机和地区。
有相似的油气成藏组合——油气在前陆盆地中并“不偏爱背斜”
以M.Cooper为代表的一批从事西加盆地活动翼落基山地区研究的石油地质学家(M.Cooper等,2004),将图2-32中的落基山褶皱带和山麓带,分别命名为山间超地体(IMST)、位移的克拉通边缘(DCM)和变形的克拉通边缘(DM)。在此以前,McCrossan(13),从服务于油气盆地的分类出发,一度将由山麓带冲断、前渊和前陆斜坡和前隆组成的3种不同结构,分别命名为变形的克拉通边缘(cmD)、克拉通边缘(cm)及克拉通中央(CC)盆地。他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强调了山麓地带(相当笔者在川东-湘西地区中划分的C带)的形变,而将“变位”(或许不重要)未曾提及。
由苏联学者乌斯宾斯卡娅1946~1952年提出来的“油气聚集的分带性和油气聚集带”(胡朝元等,2002),就是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学者(P.J.Lee博士等)来华报告中所称的“Play”。Play一词,我们开始译为“勘探层”,也有人叫“区带”或“油气藏趋向带”。“七五”期间,我们将由“PBPP”构成评价系中的Play称作“成藏组合”或有效成藏组合,即由源岩(S)、储层(R)、圈闭(T)、盖层(S)及成藏时间(T)5个由静态和动态因素配套组成的区带(孙肇才等,1981)。
不妨从共性上将西加盆地的成藏气与我国中西部已知情况作些对比。在西加前陆盆地,分别由冲断带(山麓带)、前渊和斜坡(含前隆)3部分组成的前陆系统有明显不同的成藏组合。
自20世纪早期在西加活动翼上发现与冲断有关的特纳谷背斜油气田以来,除了以沃特顿(Waterton)为代表的山麓带南部的气田产层是上泥盆统至下石炭统以外,大部分气田均产于中生界。据Cooper(2004)的报道,近20多年在该带中北部称作“Monkman play trend”组合中新发现的已铺了管线的30个干气田,储层全部是紧靠J1底部页岩(滑脱面)之下,层位属于晚三叠世的Pardonet和Baldonnel组中的台地相碳酸盐岩。圈闭类型也无一不与断层相关的拆离褶皱和断层传播褶皱有关(图2-44)。拆离面是海相页岩占优势的中、下三叠统。圈闭勘探的成功率高达75%。他们在勘探这种属于复杂从而困难圈闭的经验中,强调地层学的详细解释,VSP资料,以及对拆离构造顶部图像的正确分析。手头上没有涉及西加山麓冲断带,包括Monkman区的烃源岩资料。根据1981年笔者访加时的分析,山麓地带的油(气)源岩地层有下石炭统著名的Exshaw黑色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有侏罗纪煤系和早、中三叠世的海相黑色页岩、含磷黑色页岩。就是说,不排除冲断带内部的有限的侧向运移规模,然而沿断裂的垂向和阶梯状的运移应是这类成藏组合的运聚特点。
我国中西部活动翼上的油气田,无论是天山北麓早年发现的独山子,还是近年来发现的呼图壁;无论是天山南麓的克拉2,还是叶城前陆上的柯克亚,以及龙门山前缘带上的中坝(图2-45),包括川东七曜山以西笔者“C”带上的大石干井和卧龙河气田(图2-46),它们产地的薄皮冲断前缘类型,以及以拆离褶皱和断层传播褶皱为主的圈闭类型,乃至油气运聚特征,都与西加山麓带(DM)有相似之处。
图2-44 西加山麓地带(DM)沿Sukunka河的横剖面(上)及拆离和断层传播褶皱(下)
(据Cooper,2004)
图2-45 龙门山L14-线地震解释(中坝构造)
(据四川石油管理局)
图2-46 川东卧龙河构造地震反射深度剖面
(据四川石油管理局,19)
具有古生代和部分中生代被动大陆边缘和中新生代前陆坳陷(前渊)叠加的中外所有叠合盆地,就像称做阿尔伯达向斜的西加前渊那样,除了向西与冲断带是以“A”型潜没关系,即以俯冲边界与活动翼相接外,向东则是一个大的平缓上倾的稳定斜坡。这与鄂尔多斯的天环向斜以及川西的成都平原(川西坳陷)以及所有的“山前”一样,前渊是真正的“面朝活动带”和背靠稳定区的枢纽地带。
对前渊地带的含油气性,北美地质界一向给予很高评价。如在Klemme(11)的方案中,该类地区的单位体积含油量是2500~50000桶。McCrossan(13)对西加前渊的估计是:原油可潜量是132亿桶,天然气可潜量为65.6万ft3。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加方在该区拿到手(包括帕宾那)的可储量是94亿桶油和45.6万亿ft3的天然气。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区最大的进展是认识上,对一个非常规领域深盆气圈闭(deep basin gas trap)的突破,以及可储量上万亿立方米Elmworth作为深盆气气田的发现。据J.A.Masters估算,在西加向斜轴上,中生界在690×96平方千米面积内饱含着天然气,可储量有440万亿ft3(12.5万亿立方米)。
在笔者的访加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应十分重视深盆气的普查和勘探,它有可能是增加我国天然气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四川及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有找到这种大气田类型的地质条件(孙肇才等,1981,p.46)”。时间与这段话之间25年过去了。川西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新场—合兴场一带上三叠和侏罗系红层致密砂岩中天然气(郭正吾,1998)算不算深盆气(图2-47)?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紧靠天环向斜探明储量达6000亿m3的苏里格气田(邱中健,2002)算不算深盆气都还值得研究。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个地区的向斜中,都有形成深盆气圈闭的条件。以川西为例,上三叠统在彭县厚近4000m,烃源岩厚度达700~800m,几乎达到川西坳陷T3平均厚度的50%,是川中、川南同期源岩厚度的1~10倍。李汶国(1992)计算四川全盆地的生气量为392×1012m3~523×1012m3,其中川西坳陷占了总生气量的80%(郭正吾等,1996)。“须家河组(T3x)深埋地腹,在长期的成岩演化中逐渐变得致密,孔、渗性很低。据72口井8812个样品分析,孔隙度平均4.02%,渗透率小于0.1×10-3μm2样品占总数的98.6%,含水饱和度高于60%……(郭正吾等,1996,p.164)”。
图2-47 新场气田地质模式
(据郭正吾,19)
将这种条件,去与西加坳陷白垩系深盆气形成条件加以比较,除了川西T3—J的孔渗性比西加更低外,其他条件是类同的。在此,我想起了J.A.Masters在与作者会面时的两段话,一段是:“天然气的聚集方式,与其他多数矿产相似,高品位的矿床储量总是相对较小,通常随着品位的降低,数量随之增大”(见表2-4)。另一段话是他1980年对我国访问时所说:“如果在向斜中没有构造,但有煤系地层,而物性条件较坏时,找到深盆气的机会很大”。
表2-4 北美西部白垩系砂岩中最大气田的储层参数表
一度被McCrossan命名的西加克拉通中央(CC),即西加前陆斜坡的沉积岩分布面积和体积分别达到28万km2和35万km3的这一部分实体,相当于阿尔伯达向斜以东直至加拿大地盾之间的地台斜坡或稳定的前陆斜坡(L.G.Weeks,1952)地区。是该盆地研究最详的一个地带。它的有关特点是:
(1)西邻活动边缘和前渊(foredeep),东面直接与加拿大地盾毗邻。
(2)具有广泛分布向加拿大地盾方向越来越薄直至尖灭的古生界和中生界,沉积岩最大厚度2100m,平均仅1250m。
(3)具有统一的新元古界以前的结晶基底。
(4)盖层变形极微,仅有平缓的区域性隆起,盖层向西或向西南的倾斜梯度仅有3m/km,是一个极为平缓稳定的西倾单斜带。
(5)油源岩被认为是中、上泥盆统海相暗色页岩、白云岩和蒸发岩(?),中生代地层中的页岩被认为还不成熟,著名的白垩系底部砂岩中的重油,认为可能沿不整合面来自西部广大地区。
(6)见工业油气流的储层从中泥盆到晚白垩世,但可储量最多的是上泥盆统礁灰岩,石炭系次之,再次上白垩统(见图2-48)储层类型很多,发现储量占可总量43.8%的上泥盆统,以Ledue礁灰岩而闻名,其次的储层是底砂岩、白垩系海进和海退砂岩以及与不整合面有关的古风化壳。
图2-48 阿尔伯达油气与岩石体积、岩相关系图
(据访问加拿大资料,1981)
(7)在23000个气藏和10000多个常规油藏中(张卓恒,2002),圈闭全部与地层、生物礁、砂岩尖灭、不整合削截(truncation)有关。即该区最大特点,可用“隐藏圈闭”居统治地位和“油气并不偏受背斜”来概括。其中涉及该区东缘前隆上的以阿萨巴斯克为代表的巨大聚集在前篇中已是讨论。
(8)油气形成时间被认为是晚白垩世晚期以来,算得上是“晚期成藏”的实例。
(9)根据13年马可罗森等人的计算,这类盆地含油远景等级是好的。量总计:原油21.8亿桶(3.3亿吨),天然气7.4万亿ft3(2100亿m3)。到20世纪80年代,已发现原油15亿桶(2.3亿吨),天然气5.2万亿ft3(1430亿m3)。尚待发现的,原油为6.8亿桶,天然气2.2万亿ft3。据近年来的工作,这项估算是保守的,例如17年发现的霍德雷一个气田的可储量就达到2000亿m3。
在中国,与西加前陆斜坡类比的最好实例,是鄂尔多斯天环向斜以东的面积11×104km2的那个“简约实不简单”的西倾<30′的陕北斜坡。在这个斜坡上的近代最早勘探始于1907年。新中国成立后,先后由CNPC及地矿部系统,在此完成了从地面到钻井的大量工作,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除延长和永坪油田作为地方工业顽强存在外,地矿系统及CNPC的队伍虽然几上几下,始终没有如意的突破和发现(详见案例一)。
1969年以前的工作中,有历史问题(体制、分工),有技术问题(如地矿系统对“孔孔见油”和“孔孔不流”不仅没有试油技术,更无压裂措施),但应承认,就像地矿系统(地质部第三普查勘探大队)上陕北(1960~1964)的目标,是在大单斜上想找出个“大理河长垣”那样,技术指导思想继续用“背斜”学说,“土生土长”的运移观念,以及“煤和油不能共生又何谈共存”的方针,最后导致在1963年底地矿系统的济南会议上,以该区“基底太稳定、盖层太平、岩石太硬”作为陕北地质背景的评价结论,导致地矿系统队伍一度离开这个地区到了渭河。
我们试着从“打回老家去!”(详见案例一)的1969年以来,特别是从10年底长庆石油会战以来,以CNPC作为主力的队伍,在这个大单斜上的重现:
在地质部第三普查勘探大队所钻的庆参井(庆阳)、华参2井(华池)和吴1井(吴旗)先后突破三叠系和侏罗系出油点同时,CNPC发现和探明了大单斜上以马岭为代表的面积达到155km2,地质储量达7274×104t的当时盆地内最大的油田(邱中健,1999)。笔者曾用“让开大路(指J2y主河道),占领两厢”,来概括以马岭、城壕、吴旗为代表的J2y河道两侧地层岩性尖灭圈闭油田的位置和特点(图2-49)。
图2-49 马岭油田中、下侏罗统古河道地貌油藏模式图
虽然分布于定边—延安,作为延长组(J3y)缓坡上的湖泊三角洲体系(定边三角洲、吴旗三角洲到安塞和延安三角洲),早在由笔者主持的1964年全盆地编图过程中,就有所认识,然而对它的勘探和发现,即真正把它作为勘探对象,是在该区勘探侏罗系地层和岩性圈闭获得成功基础上,在长庆油田“二次创业”和“稳住东部发展西部”的大局推动下开展起来的。先是(1983~1988)发现了地质储量达到1056×104t、面积达到206km2,号称亿吨级的安塞大油田,接着(1991~1994)又发现了与它相邻的上亿吨级的靖安油田。
位于鄂尔多斯古中央隆起东侧地带上的鄂尔多斯(陕甘宁)盆地中部大气田,亦称“长庆大气田”和“靖安大气田”,是在CNPC1988年在靖边部署的科学探井——陕参1井基础上发现的继塔北沙参2井()后的中国西北地区第2个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大的突破。经过1991~1994年4年勘探,在24172km地震以及181 口钻井基础上,获得探明地质储量2058.25×108m3,探明含气面积3781km2,是中国境内在其北部苏里格庙二叠系石盒子组(P1—2sh)大气田发现以前,中国大陆内部储量最大的以奥陶系灰岩作储层的大气田。它的发现,以及紧着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发现的苏里格大气田(探明储量6000亿m3)一起,使鄂尔多斯陕北大单斜上的天然气的发现储量和增加速度,超过了四川和塔里木,跃居全国之首。
最近几年来,伴随中部早奥陶世大气田及二叠系石盒子组(P1—2sh),苏里格大气田的发现,在三个重新认识(重新认识鄂尔多斯、重新认识低渗透率,以重新认识我们自己)思想支配下,又发现了上亿吨级的西峰及姬塬两个三叠系大油田,使T3y的探明储量达到了8亿吨,石油年产量自1998年突破500万吨后,每年以50万~100万吨规模增加,到2005年超过1000万吨。即除了天然气之外,也是国内石油近几年增长幅度最大的探区之一(赵政章,2004)。
如果以10年为界,将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勘探历史,分成前后两个20年。那么,包括两个大气田,几个上亿吨的大油田,也就是所有的重现,都是在后20年在一个地区-陕北斜坡-前陆斜坡和一种圈闭类型(非背斜)上发现的。这与前20年“仅发现8个小油田总含油面积15km2,及储量数百万吨”相比;与油气勘探只是“沿边转、拣鸡蛋,找到鸡蛋就打钻,见了出油点就围着转”(邱中健,1999,p.211)的困难和尴尬局面对比,“油气并不偏爱背斜”这句话,留给这个地区前20年的教训,以及后20年的经验应当是深刻的。
西加前陆盆地斜坡带中的油田,如图2-50所示,几乎(除非常规)全部发现于前陆稳定斜坡和前隆上,将这种情况,与图2-51 中的鄂尔多斯前陆斜坡(陕北)加以对照,在“温故而知新”思绪下,重新想起阎敦实同志的长庆讲话,以及应重视盆地共性和类比同时,不应忘记已故李四光部长1969年12月23日的谈话,以及为实现他的谈话而不遗余力的几代地质学家们。
图2-50 阿尔伯达(西加)主要油气时代及富集地区图
不包括最近20年来的新发现,以及“非常规”的天然气
图2-51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田分布图
(据邱中健等,1999)
1—马岭;2—城壕;3—华池;4—南梁;5—镇北;6—樊家川;7—元城;8—直罗;9—下寺湾;10—安塞;11—靖安;12—吴旗;13—油房庄;14—东红庄;15—万方;16—红井子;17—大水坑;18—摆眼井;19—马家滩;20—李庄子;21—子长;22—青化砭;23—姚店子;24—永坪;25—甘谷驿;26—延长;27—南泥湾。另外,还有10个小油田未能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