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国家队训练-奥地利国家队最新排名
1.奥地利国家男子足球队的球队荣誉
2.乒乓球拍红黑面有什么作用?
3.奥地利国家男子足球队的赛队简介
4.朗尼克为什么是教父
奥地利国家男子足球队的球队荣誉
Matthias Sindelar,奥地利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同时被评为奥地利的世纪最佳运动员。国际足坛公认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优秀的攻击手,以他出神入化的盘球技术,运用自如的假动作和果断有力的射门被评为最佳球员。由于他的犹太人身份,在奉行种族主义的的统治下,他最终选择了自杀。
辛德拉尔44次为奥地利队出战,打进27球。1903年2月10日,他出身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在维也纳的街头开始踢球,在那里,他踢出了名气,15岁时和维也纳赫塔队签约,后来加盟维也纳奥地利人队,帮助球队三夺联赛冠军。1926年,辛德拉尔首次代表奥地利国家队出战,在2比1击败捷克斯洛伐克的比赛中打进致胜球,不久后,奥地利7比1击败瑞士,辛德拉尔个人打进2球。1934年世界杯上,辛德拉尔同奥地利队一起获得第四名,他的球技为他赢得了“球场莫扎特”的美名,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二战前国际足坛最出色的进攻球员。
奥地利国家队虽然创立仅仅7年,但是在在胡戈·迈斯尔和吉米·霍根的指导下,成立当年就以5∶0大胜苏格兰队,一鸣惊人。在接下来的26场国际比赛中只输过两场,可谓所向无敌,在欧洲足坛上一枝独秀。当时拉美赛场上乌拉圭傲视群雄,而在欧洲足球赛场上的奥地利队东征西战,几乎战无不胜。众人皆知让英格兰主场不败纪录作古的是匈牙利人,但实际上在此之前奥地利就差点打破记录,在辛德拉尔的带领下他们出征英格兰,辛德拉尔让不可一世的英格兰人找不到北,出色的技术加上有力的远射使得他们一度离结束对手纪录不远了,但英格兰毕竟老辣,最终奥地利还是2-3败下阵来。赛后欧洲媒体为之震惊,英格兰媒体更是高呼那个奥地利人险些一个人打败英格兰!
1934年,奥地利队作为夺冠大热门参加了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杯。他们一路过关斩将顺利杀进半决赛,在半决赛中他们遇到了东道主意大利队。在赛前,意大利队制定了专门的防守战术来遏制辛德拉尔的发挥。比赛当中,他们的这一战术运用得非常成功,辛德拉尔被意大利后卫踢伤下场,被切掉大脑的奥地利队进攻大打折扣,最终他们以0:1负于对手被淘汰出局。在此后的争夺第三名的比赛中,士气低落且缺少了辛德拉尔的奥地利队再次输给对手,最终仅名列第四。但辛德拉尔还是以他出神入化的盘球技术,运用自如的假动作和果断有力的射门被评为最佳球员。 Alexander Manninger,1977年6月4日-,出生于萨尔茨堡,是一位奥地利足球运动员,担任守门员,目前他效力于意甲球队尤文图斯。过去他曾效力于英超豪门阿森纳。曼宁格也是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上奥地利队的队员之一。 曼宁格曾在奥地利的斯特伊沃瓦茨队、萨尔茨堡卡西诺队以及格拉茨AK队效力过。1997年6月3日正式加盟阿森纳队,1997年10月14日在英格兰可口可乐杯第三轮4:1胜伯明翰的比赛中,首次代表阿森纳队出场。在加盟阿森纳队前曾参加了28场奥地利甲级联赛,1998年随阿森纳队获得英格兰超级联赛冠军及足总杯冠军。
2001-02赛季被租借到意甲佛罗伦萨,并且有非常不错的表现,但是随着佛罗伦萨的倒台,曼宁格只好另寻出路,这次加盟的是西甲的西班牙人队。但是很快又被都灵租借。之后他效力于家乡球队萨尔斯堡,加盟时间为2005年7月1日。1年之和又加盟锡耶纳俱乐部。2008年夏天加盟尤文图斯,并在主力门将布冯因伤缺阵期间有着良好表现。
2008年11月6日,在2008/2009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小组赛客场对阵皇家马德里的比赛中发挥出色,力保大门不失,使得尤文图斯2:0取胜,在小组赛中双杀(两回合同时击败对手)皇家马德里。 门将 后卫 中场 前锋 沃尔特.泽曼 Walter Zeman 杰哈德.哈纳皮 Gerhard Hanappi 马特西亚斯.辛德勒 Matthias Sindler 弗兰茨.宾德尔 Franz Binder 鲁道夫.希顿 Rudolf Rudi Hiden 沃尔特.纳乌斯希 Walter Nausch 安德雷斯.赫尔佐格 Andreas Herzog 约瑟夫.比坎 Josef Bican 迈克尔.孔塞尔 Michael Konsel 库尔特.亚拉 Kurt Jara 恩斯特.哈佩尔 Ernst Happel 埃里希.普罗贝斯特 Erich Probst 弗里德尔.康西利亚 Friedrich Friedl Koncilia 安东.普费弗尔 Anton Pfeffer 恩斯特.奥克维尔克 Ernst Ocwirk 特奥多.瓦格纳 Theodor Wagner 亚历山大.曼宁格 Alexander Manninger 布鲁诺.佩泽 Bruno Pezzey 赫伯特.普罗哈斯卡 Herbert Prohaska 弗兰茨.哈希尔 Franz Hasil 库尔特.施米德 Kurt Schmied 约翰.霍尔瓦特 Johann Horvath 安德雷亚斯.伊万施茨 Andreas Ivanschitz 约瑟夫.希克尔斯伯格 Josef Hickersberger 弗兰茨.沃尔法特 Franz Wohlfahrt 卡尔.塞斯塔 Karl Sesta 马库斯.维森博格 Markus Weissenberger 罗兰德.科尔曼 Roland Kollmann 尤尔根.马乔 Jurgen Macho 约瑟夫.施米斯蒂克 Josef Smistik 马库斯.绍普 Markus Schopp 汉斯.克兰克尔 Hans Krankl 赫尔格.帕耶尔 Helge Payer 埃里希.霍夫 Erich Hof 安东.沙尔 Anton Schall 恩斯特.斯托亚斯帕尔 Ernst Stojaspal 安德雷亚斯.斯克兰茨 Andreas Schranz 沃尔夫冈.费尔辛格 Wolfgang Feiersinger 乌米特.科尔克马茨 Umit Korkmaz 沃尔特.沙赫纳 Walter Schachner费迪南德.菲尔德霍法 Ferdinand Feldhofer 迪尔.库鲍尔 Dietmar Kuhbauer 托尼.波尔斯特 Anton Toni Polster恩斯特.多斯佩尔 Ernst Dospel 哈拉德.切尼 Harald Cerny 约瑟夫.乌里迪尔 Josef Uridil罗纳德.杰尔卡里乌 Ronald Gercaliu 卡尔.科勒尔 Karl Koller 威廉·克鲁兹 Wilhelm Kreuz安东.埃赫曼 Anton Ehmann 阿洛伊斯.沃格尔 Alois Vogel 卡尔.德克尔 Karl Decker马里奥.希布林格 Mario Hieblinger 罗伯特.科尔纳 Robert Koerner 托尼.弗里奇 Toni Fritsch马丁.斯特兰兹尔 Martin Stranzl 阿尔弗雷德.科尔纳 Alfred Korner 伊维卡.瓦斯蒂奇 Ivica Vastic马库斯.卡茨尔 Markus Katzer 雷内.奥夫豪塞尔 Rene Aufhauser 罗曼.瓦尔纳 Roman Wallner安德雷亚斯.伊贝茨贝格 Andreas Ibertsberger 沃尔特.科尔曼 Walter Kollmann 克里斯蒂安.梅尔莱布 Christian Mayrleb安德雷亚斯.多贝尔 Andreas Dober 马丁.辛登 Martin Hiden 马里奥.哈斯 Mario Haas乔希姆.斯坦德菲斯特 Joachim Standfest 尤尔根.绍梅尔 Jurgen Saumel 塞内尔.库尔基奇 Sanel Kuljic埃曼努尔.波加特兹 Emanuel Pogatetz 马库斯.基塞尼伯纳 Markus Kiesenebner 罗兰.林茨 Roland Linz 安德雷亚斯.拉斯尼克 Andreas Lasnik 约克塞尔.萨里亚 Yuksel Sariyar
乒乓球拍红黑面有什么作用?
日式直拍,正面是红色,那反面必须涂成黑色(正面是黑色,反面为红色)加以区分,并且不反光,这是国际乒联(ITTF)的规定。
国际乒联(ITTF)技术手册规定:套胶的厚度不得超过4.0mm,胶皮的颜色只能为红色和黑色,并且规定如果球拍的一面胶皮为红色,则另一面必须为黑色。
回答者:adq - 助理 三级 5-1 22:19
这是国际乒联(ITTF)规定的。
回答者:ggffy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5-3 11:10
国际乒联(ITTF)技术手册规定:套胶的厚度不得超过4.0mm,胶皮的颜色只能为红色和黑色,并且规定如果球拍的一面胶皮为红色,则另一面必须为黑色。
回答者:上海杰威 - 秀才 二级 5-3 11:15
乒乓球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很多人都以为这项运动的格局已定,不会再有什么大的变化了。然而此后40年中,球手们却因为偶然的机遇,找到了四样宝贝——海绵、长胶、防弧胶和快速胶水的出现,令乒乓球“面目全非”,逼得国际乒联不得不多次修章改制。所以我个人以为,这是现代乒乓球历史上的“四大发明”。这儿就把笔者收集的四个小故事说给大家听,当然其中多少带点戏说的成分,信不信由你吧。
全是机遇
1951年3月,第18届世乒赛在维也纳音乐厅举行。酣战之中,只听得法国名将卢梭抱怨:“声音都没听到,球就过去了”,匈牙利主力约瑟夫·高基安(他的妹妹十年后在北京与邱钟惠大战500回合)怒喊:“这个鬼拍子应该被禁止!”他们的对手,是名不见经传的奥地利大学生瓦尔德玛·福里奇(Waldemar Fritsch)。福里奇凭一只人们从未见过的海绵球拍,为奥地利队屡建奇功:对匈牙利,胜西多和高基安;对法国,击退哈根瑙尔等,独得三分……单打32 进16时跟南斯拉夫顶尖高手哈朗戈佐苦斗数局,将对手打下擂台后,教练对他说,“我左眼满是幸福的泪水,右眼里却充满了悲伤”。原来他的教练正是哈朗戈佐的大哥。然而16进8时,上过一回当的西多却没有再给他机会。当时谁也没有料到,这场球既是福里奇在世乒赛上的首次亮相,也是他的最后一次世界比赛。多年后,有人就此事问他,福里奇先生说,“全是机遇”。
原来福先生二战期间在纳粹军队服役,为苏联红军所俘虏,释放回家后,重新进了大学。他是一个体育全才,功课之余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运动上,乒乓、足球、手球、田径、游泳、体操……样样在行。1951年初,他到俱乐部打乒乓球,遇到一位曾经被美军俘虏过的战友,两人同病相怜。那人见他没有球拍,就把自己的一只旧拍子送给了他。这只拍子实在太旧,胶皮都掉渣了,但是战后的欧洲物资紧张,买不到新胶皮,福先生便找了块黑色旧海绵贴上去,一试之下效果非凡。苦练一个多月之后,他进了奥地利国家队,在教练的精心指导下,又巧练了四个礼拜,便有了上面的那一幕。世乒赛后福里奇信心倍增,把功课放在一边,专心练起球来。可是第二年孟买世乒赛前夕,他却从收音机里得知,奥地利只派两名官员和两个女选手参赛。福里奇一气之下,从此挂拍,后来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成了一家保险公司的董事。
福先生短短一年多乒乓球的机遇,却把乒乓球运动送入一片混沌之中。据国际乒联前主席荻村伊智朗先生回忆,1954年他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时,球拍上贴的起初是8~10mm厚的海绵(无胶皮),跟沙发垫子似的,后觉得不好控制,8进4就换成了3mm的海绵,并一直用到决赛。一次比赛中,使用的球拍前后差异却如此之大,固然说明荻村先生功力深厚,但也只有在当时器材混乱的背景下才可能成功。欧美人最初所想的,是如何禁止这种海绵拍,而精明的日本人却引进之并发展出**软海绵拍,结果成为上个世纪50年代的乒乓霸主。关于海绵拍的争论,直到1959年国际乒联作出规范化的决议才告一段落,现代乒乓球也由此盘古开天地。
神削惊四座
1961年的春天,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青黄不接的日子。我们龙村人是靠吃山上一种叫“观音土”的乳白色的泥巴才活下来的。正是在这个时期里的某天,张燮林领到了一张胶皮,一张不合格的胶皮,一张齿特长、表面还有小窟窿的胶皮!如果在别的时候,这张废品只怕还未出厂就已经进了垃圾堆,到不了张燮林的手里。可在特殊时期,一贯勤俭持家的张燮林不会想到“扔”字。即使想到去扔,也怕被抓“典型”;即使不怕被抓,也会怕像邱钟惠问摘树叶子的人“这也能吃吗” 一样闹个“为何不食肉粥”的话瓣儿。于是他把这张胶皮贴上,试了试,结果打起来忒别扭,对手也特难受,不愿意跟他对练。老张心里一亮:“如果我卧薪尝胆,自己先难受够了,成了习惯,难受的不就只是对方了吗?”
两年后,一出“张燮林神削惊四座”的戏,在布拉格上演。国外的高手们,几乎没人能在他手里一局过10分!他削过来的球,一拉便出界;挡过来的球,一打就下网。既没有掌声,也没有嘘声,观众们都张着嘴巴,当真是“呆若木鸡”!这可是布拉格观众、捷克观众啊!历史上,观众最多的乒乓球表演赛,就发生在1950年代初期的捷克,号称有5万余人!当然那只是一场高水平篮球表演赛前的“开味拼盘”,但山姆大叔家如今给乔丹、姚明开味的,却是穿着分外清凉的美女,可见当年乒乓球在捷克的“秀色可餐”。听音乐会,须到奥地利;看乒乓球,就得到捷克、南斯拉夫。所以这个“惊”字,在这里端的有古人“僧敲月下门”中“敲”的效果。
观众惊呆了,中国的比赛解说员也惊呆了!找不到言语来形容,便说张燮林的救球,是“海底捞月”。这一言既出,就什么马也追不到,一直说了40 年。这个笔者多年来因为怕说错了被人笑话没学问而没敢吱声的问题,请大伙儿帮忙掺和一下:这是“海底捞月”吗?怎么我看到的镜头都是“坛子里头摸甲鱼” 呢?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从此,张燮林有了“魔术师”之称。又过了两年,魔术被人破译,第28届世乒赛8进4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5局削球大战,终被西德选手绍勒尔淘汰。
因使用长胶而声名远播的,首推梁戈亮,最后惊动了总理出面制止。而所用颗粒最长的,据称是葛新爱,她两番(33届团体、35届单打)在第一主力张立失守时救场。第32届中国队丢了男女团体冠军,恰巧没有长胶。所以1977年在伯明翰,有记者问“中国队是否靠球拍取胜?”李富荣答“决定胜负的是人,不是物”。这个自然。用长胶发旋转球,让克兰帕尔连吃五个,至今还耿耿于怀的,世上也只有黄亮一人。不过我们当时的“五虎将”里,却有三个打长胶的。长胶的罩门,在于练起来难,被破译后就完全被动,基本上是“一次性”武器,所以中国选手用得也最多。因此,国际乒联多次修改规则,对长胶加以限制。乒乓球运动衰退的原因很多,“秘密武器”难为普通观众所理解,笔者以为,应是其中之一。
太阳的功劳
1971年名古屋第31届世乒赛上,法国一位不出名的选手让·保罗·韦伯(Jean Paul Weber,又译韦贝尔)大放异彩,打败本格森、郗恩庭等名将,为法国队获得团体第七名立下汗马功劳,他怪异的出球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韦伯先生至今仍在教球,美国tabletennis.about.com的John Schneider先生找到了韦伯先生所在俱乐部的网站,那里是这么解释的:有一回韦伯先生粘好球拍后,放在窗台上忘了收,等到晚上打球时才想起来。一看胶皮都已晒糊,可是重新再粘又来不及了,只好拿这只球拍上阵。哪知效果奇佳,于是他作为法国队的“秘密武器”出征第31届世乒赛,从此防弧胶皮诞生了。
上个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使用防弧胶皮的国外名将有匈牙利的勃尔滋塞、美国队的西米乐兄弟和博根兄弟、英格兰怪球手希尔顿等,虽然他们都小有所成,但并未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反而是蔡振华把防弧胶皮用到了极致。他头脑清楚,手腕灵活,把梁戈亮的跺脚发球和希尔顿的假弧圈结合起来,还加了一个 “快”字。他拉的弧圈球,对手来不及看清,只能猜是真还是假,蒙错了就会失误。譬如说,把不转球当强上旋球去挡,就会下网。因此,接他的发球就必须比接别人的发球更快、更积极,尽量避免被他上手,而这样又落入他发球的圈套。想知道蔡振华的发球有多厉害吗?我举一例:1981年第36届世乒赛男团决赛第6 场,蔡振华对盖尔盖伊。各胜一局后,第三局打到15平。此时大比分是中国队3:2领先,如果蔡振华拿下此盘,比分成4:2,第七盘谢赛克对惯于打顺风球的克兰帕尔就会势如破竹。反之比分成3:3,不光谢赛克难打,输了两盘的施之皓对盖尔盖伊处下风,最后蔡振华还要打不大吃发球的约尼尔,胜负就难说了。在这非赢不可的紧要关头,小蔡拿出发球绝活,一连喂了盖尔盖伊5个!可以说这5个发球决定了整场球的胜负。
第36届世乒赛后,各门各派加紧研究蔡球。论文出了不少,然而却没有什么有效办法。跟长胶不同,真假弧圈球属于主动出击,速度快得多,来不及判断。不光外人破不了,就连长年累月一起练球的弟兄们也不易对付。据说那时候,同门师兄弟内部的练功比试,就数他赢得多。所以国际乒联于1983年东京第 37届世乒赛后作出决议,乒乓球拍两面的颜色必须有足够大的反差,后又把“足够大的反差”改为必须是红黑两色。1985年第38届世乒赛,蔡振华只参加了双打,与曹燕华合作获得混双冠军。嗣后,蔡振华、谢赛克、曹燕华、齐宝香、倪夏莲等一大批23、24岁的世界冠军退役,拉开了中国乒乓球大戏“狼来了”的序幕。
对于防弧胶皮,笔者曾经有种神秘感。近来打球,见过两种。一种的表面摸上去有细砂子的感觉,海绵弹性跟反胶相似,拉出来的球旋转极弱;另一种表面反光,海绵弹性较差,用来挡球时自然减力,真与旧胶皮有几分相似,据说第32届世乒赛(前)苏联的萨尔霍阳淘汰许绍发时,用的就是旧胶皮。不论是什么样的防弧,如果两面都用的话,大概是打不了球的,所以有关勃尔滋塞用两面防弧刀打败郗恩庭的故事大约是讹传了。
浪子的发现
快速胶水对于现代乒乓球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了。在我们乒乓家园(ttball.net),有网友说“不刷胶水,我就不会打球”,在美国乒乓网站则有人说“胶水至少助我50点的功力”。那么快速胶水的诀窍是什么,而它又是怎么来的呢?
一般认为,快速胶水的奥妙在于其挥发的气体充斥海绵的细孔,使得海绵体积膨胀,弹性增加,而控制度又不怎么变化。这个原理,还有待于更细致的研究去证实,我在这儿想讲讲自己对于其来历的认识过程。
我头一回听说胶水的作用,是在1975年暑假。武汉市江汉区体校的两个乒乓球班到我们那里“开门办学”,但他们对毛主席“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指示却“阳奉阴违”——住在我们学校,又不肯跟我们一起训练,说怕我们把孩子们“带坏了”。我们校乒乓球队别的人都是“经不起一发炮弹的木帆船”,所以我自以为他们怕我,特别得意,经常向人家挑衅。最后惹得一个不怕的孩子,趁他们老师不在,连扁我九回。其中虽有两次20平,但一局我都没赢过。
打完球,我俩到农科所的试验田里,拔一些刚刚灌浆的“吨半”稻穗,在学校围墙外坏学生抽烟的地方烧着吃。被我俩吃过几次,这亩产三千斤的良种,变成了两千九百九,所以后来没有普及。吃罢谷子,他帮我分析输球的原因:基本功差点、连续进攻能力不强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个次要因素:“拍子太孬”。
“你的是红双喜,我的也是红双喜,么样就孬咧?”
“我的红双喜,是专业的。你不晓得,胶皮新贴的时候,几好打唷。不信,你试哈子。”
我接过来看了看,他的球拍重些、颜色深些、海绵厚些,底板是七夹,而我的是五夹,胶皮却一样。
“那我试哈子。要是真的好,就麻烦你在武汉帮我买一块。”
“买不到,是我们老师从省里弄来的。”
一听这话,我赶快把球拍还给他,生怕弄坏了赔不起。但是“新贴的胶皮好打”的话,却跟新米好吃一样,让我记了一辈子。每当有人对我讲快速胶水是欧洲人的发明时,我都会说“瞎讲。那是我们老家的火药。我当小娃的时候就晓得。”然而后来看到蔡振华都为贴胶皮的事处罚马的报道时,我又满怀疑惑了, “难道跟直板反面打一样,小娃都晓得的事,国家队不晓得?”
这个疑团,终于在去年克兰帕尔先生到国际乒联网站作客时解开。老克说,当他还是小娃时,就喜欢听新贴胶皮打球的“梆梆”响,跟哥哥打球时,每回都重新粘胶皮。有一回来不及粘,结果输得很惨。所以,他成为职业球手后,就跟器材商合作,成功地研制出了快速胶水。
新贴胶皮好打的事实,不难发现,中国和外国的小娃都晓得。但中国小娃贴胶皮的目的,是修球拍,或者是换新胶皮。对于完好无损的东西,则是生怕“搞坏了”。所以,每回打球前,先把“好”拍子弄“坏”后,再搞“好”的“败家子”行为,只有在外国人中都要算“坏”的克兰帕尔,才会想得到。
奥地利国家男子足球队的赛队简介
奥地利国家队建于1902年,隶属于奥地利足协。在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之一,球迷尊称奥地利为“梦之队”。尽管没有获得重要赛事冠军,但他们7次打入世界杯,最近的一次是在1998。作为东道主奥地利获得了2008年欧锦赛的资格,这是奥地利历史上第一次参加欧锦赛(奥地利和瑞士联办2008年欧锦赛) 。
朗尼克为什么是教父
因为朗尼克执教过多个球队,能力很强,带出了非常优秀的成绩。
朗尼克作为教练曾先后执教过乌尔姆、斯图加特、汉诺威96、沙尔克04、霍芬海姆、莱比锡等球队。他曾带领升班马霍芬海姆拿下德甲半程冠军,率沙尔克04打进欧冠四强,在担任莱比锡总监期间,球队完成从第四级别联赛到德甲和欧冠的飞跃。从朗尼克的执教经历可以看得出,他在球队建设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同时善于为球队打基础。
他的执教理念中最出名的是高位压迫理论,失去球权后立刻压迫对手,而这项理念也逐渐成为现在足球的主流,克洛普、图赫尔、纳格尔斯曼等可以说是朗尼克思想的受益者,红军主帅克洛普就曾称赞朗尼克是德国足坛最佳主帅。于是朗尼克被足坛奉为德国足坛教练的“教父”。
朗尼克
朗尼克,全名为拉尔夫·朗尼克,现任奥地利国家队主教练,1958年6月,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巴克南市。他的球员时代并没有什么亮点,自斯图加特二队出道后便混迹于低级别联赛乃至业余联赛,甚至边上学、工作边踢球,首次执教是在乌尔姆青年队。